8月19日,在“中国医师节”到来之际,中央宣传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向全社会公开发布2025年“最美医生”,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阿尔乡镇阿尔乡村卫生室村医梁春荣光荣入选,他是一位坚守乡村33年的老村医。
初见梁春荣,他黝黑的皮肤与白色医师服对比鲜明。“早些年,我们这里都是沙地。出去给人看病,最远的地方要骑摩托车走几十里路,免不了太阳晒、风沙打。”梁春荣看着自己粗糙的手掌对记者说。
熟悉梁春荣的人说,老梁有三副“药”:尽量别得病、有病小钱治、没钱也给治。
“他这人闲不住,得闲就到村民家中量血压、测血糖、建健康档案。”梁春荣的妻子焦丽说,起初自己并不理解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后来他跟我讲,高血压、糖尿病是农村老年人群高发病,要提前做好监测、提醒,让大家尽量别得病。”
采访当日正午时分,梁春荣来到卫生室附近一家餐馆就餐。坐在隔壁桌的一位妇女问:“梁大夫,你帮我看看肚子上这是怎么回事?”梁春荣放下筷子走上前:“糖尿病最近控制得好吗?这是胰岛素注射针孔有些发炎,我给你拿个硅砂中药药膏,回家按时涂抹。以后打针时一定要做好消毒。”梁春荣嘱咐道。
“找梁大夫买药不用问价,都不贵,还能看好病。”这位妇女说。
“20多年前我就给她看过病。那时她头部外伤引发血肿,险些要了命。”梁春荣回忆,自己骑着摩托车往她家跑了小半个月,输液、外伤换药……患者逐渐恢复。
梁春荣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深知农民得场大病,一个家庭会因此致贫,如遇上天灾人祸,更是难上加难。于是,他给自己定下一个规矩:只做医生,不做“医商”。凡一时拿不出医药费的患者,他就自己先行垫付,遇上特别困难的就全免或部分免费治疗。
梁春荣在树林中寻找适合入药的硅砂。新华社记者 龙雷 摄
“梁大夫看病,有钱能看,没钱也给看。”一位路过卫生室的村民对记者说,“不信你看看他的账本。”
在记者的多番请求下,梁春荣拿出了7个账本。账本有的破损掉页,有的没有欠款人签名,有的甚至连欠款金额和时间也看不清,最早一笔能追溯到1993年。“账本上所有账目,我从来没主动要过,所以也没仔细算有多少钱。有患者因为疾病失去了劳动能力,或者去世的,我就把欠款划掉。与其说是账本,不如说是行医记录。”他解释道。
“漫天沙坨子里的风积沙是害,但研究明白其功效,或许能‘变害为宝’,发挥一定的作用。”多年在沙坨子里行医,梁春荣偶然发现脚下的硅砂和中药一起熬制,药力渗入效果很好,此后他发现林中树木根部的沙土药用价值更大,并创造出独特的硅砂疗法。
让梁春荣欣喜的是,多年来彰武县持续推进荒漠化治理,自己曾经“大漠村医”的名头,如今摘去了“大漠”两字;相邻各村都有卫生室,自己多年前背着药箱、骑自行车或摩托车奔波几十里路为患者看病的经历,也已成为历史。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