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方正证券公告称,瑞信证券于7月23日完成股权变动的工商变更登记,公司不再持有瑞信证券股权。
上述公告称,瑞信证券已更名为北京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这起历时近一年的股权出售案落幕,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成为北京证券的第一大股东以及实际控制人,直接持股比例为85.01%;原控股股东瑞银集团的持股比例则降低至14.99%,成为第二大股东。
在此次股权变更正式落地前,方正证券、瑞银集团与北京国资公司于7月21日签订了一个补充协议,细化了对卖方责任的约束,比如“股权交割前产生的业务的潜在索赔,索赔时限设定为交割后5年,责任上限为交易对价的75%”。
这意味着,如果瑞信证券此前的业务进展中产生潜在索赔风险,还需方正证券、瑞银集团来承担。
从当年被外资大股东增持的“香饽饽”到连年亏损的交易标的,瑞信证券曾意图在投行业务大展身手,也曾承揽一些股权承销及保荐、债券发行项目。如今,瑞银证券近17年的故事画上了句号,“北京证券”启幕。
别了,瑞信证券
瑞信证券诞生于2008年10月24日,是由瑞士信贷银行与方正证券共同发起设立的合资证券公司。成立之初,该公司名为“瑞信方正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8亿元,瑞士信贷银行和方正证券,持股比例分别为33.30%、66.70%。2021年6月,其更名为“瑞信证券”。
受限于资本金稀缺、国内市场竞争力等问题,瑞信证券似乎在发展上“水土不服”。
瑞信证券披露的历年年度报告显示,2009年至2024年,其总资产不超过10亿元,其中有8年是亏损状态,其余多数年份的净利润不超过0.15亿元。
2021年是瑞信证券业绩最好的一年,其营业收入为4.97亿元,净利润为0.45亿元,其中投行业务的贡献颇多,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2.4亿元,同比增长243.77%。这一年,瑞信证券作为保荐机构及独家主承销商完成了华康股份的IPO(首次公开发行),发行规模为15.04亿元;其还作为联席主承销商参与了顺丰控股(002352.SZ)的200亿非公开发行项目。
2020年至2022年,瑞士信贷银行曾提升对这家合资券商的控制权,先是增资至持股比例达到51%,2021年6月将其正式更名为“瑞信证券”,随后又打算收购方正证券手中的股权从而实现全资控股。
然而,由于瑞士信贷银行在2022年出现流动性危机,上述收购事宜只能作罢。2022年,瑞信证券的营收规模大幅下滑,净亏损2.54亿元。
2023年3月,瑞士联邦政府宣布,瑞士信贷银行将被瑞银集团收购。2024年5月,瑞银集团宣布,瑞银集团吸收合并瑞士信贷银行,由此继承了瑞信证券51%股权和相应股东权利义务。
同年6月24日,方正证券与瑞银集团意欲出售各自持有的股权,与买家北京国资公司签订了三方协议:北京国资公司收购瑞银集团持有的瑞信证券36.01%股权,对价为9135万美元;收购方正证券持有的瑞信证券49%股权,对价为1.24亿美元(约合8.85亿元人民币)。
2025年3月12日,方正证券发布公告称,证监会已核准北京国资公司成为瑞信证券主要股东、实际控制人,对北京国资公司依法受让瑞信证券85.01%股权无异议。
在近三年股东变更的过程中,瑞信证券持续亏损,2024年,其营业收入为0.57亿元,同比下降63.81%;净亏损1.62亿元,已是连续第三年亏损。分业务板块看,其投行业务和利息净收入是主要贡献力量,收入分别为0.15亿元和0.2亿元。
从员工变化角度也能看出其业务在逐渐收缩,截至2021年底,瑞信证券共有员工237名,其中投行业务人员68名。到了2024年底,其共有员工103名,其中投行业务人员仅剩29名。
北京证券“重现”
北京国资公司曾在其公众号发文称,公司与瑞银集团有着近20年的紧密合作关系,本次收购瑞信证券股权是双方合作的进一步延伸,也是落实国家和北京市对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相关要求的具体举措。
方正证券出售瑞信证券49%股权时表示,该动作是为了盘活公司资产,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瑞银中国区总裁胡知鸷将出售瑞信证券的一事称为“瑞银与瑞信在中国整合之路上的一重要里程碑”。
瑞银亚太区总裁及财富管理全球联席总裁康瑞博也表示,亚太区是瑞银战略目标的核心,而中国是其中的重要市场,此次交易进一步优化了瑞银在中国境内平台的战略布局。
实际上,瑞银集团手中还有一家瑞银证券,根据“一参一控”规定,一家机构不能同时控股两张证券业务牌照,瑞银集团选择留下瑞银证券而放弃瑞信证券。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2024年瑞银证券营收为10.47亿元,是同年瑞信证券营收水平的近10倍。
值得注意的是,瑞银证券的前身便是1993年成立的北京证券,后因这家“老”北京证券出现经营困难,在瑞银集团参与后,于2006年底正式重组成了瑞银证券。2025年,瑞银集团从北京国资手中收购了瑞银证券的33%股权,完成了从67%到100%的股权跨越,曾经的“老”北京证券成了一家外资独资券商。
而瑞信证券更名为北京证券后,也意味着时隔近二十年,北京又有了“北京证券”。
在北京证券挂牌后,北京地方国资体系参控股的券商进一步扩容,目前已有北京证券、首创证券、第一创业证券、金融街证券、中信建投证券这五家券商。
在证券业竞争日渐激烈、行业并购重组热潮涌动之际,地方国资体系控股券商合并案例迭出,新的北京证券能否扭亏为盈、抓住机遇?值得所有人期待。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